雖然今年市場上發表了許多新的數位機身、高階攝影機,但 5D Mark III 問世後的震撼還是遠高於它們,或許這該歸咎於其橫跨攝影、錄影的 Crossover 吧。
最近國內外攝影方面的網站或是部落格,大部分主題其實都還是環繞在「5D MarkIII 的性能評測」、「5D Mark III 和 XXX 的性能殊死戰」之類的話題。當然「機身漏光的問題」也是熱烈討論中,Canon 也很快地祭出了 膠帶方案 來止血,難免是會造成用戶的些許不舒服。但回歸到功能的躍進,5D Mark III 還是得到了非常正面的評價。
最近網路閒晃時,意外見到國外攝影師 the editman 和網友分享的 文章,提出了幾個他個人發現的小瑕疵。對原文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,在這邊快速地幫大家摘錄內文中,the editman 所遇到的問題:
(1)對應到某中國製造商的 ST-E2 功能產品會無法觸發閃燈
(2)用 HDMI 對應外接螢幕作用時,機身螢幕會亮,不過是黑色的亮度。
(3)5D Mark III 拍攝的影片和 Adobe Premiere 會無法對應。
關於以上內容,第一點可能真的是 Canon 疏忽了產品的相容性。至於第二、三點,我在最近的拍攝有遇到過,所以可以證實的確如此。對於螢幕會「暗」亮,也許會影響到拍攝時非常微小的電力消耗。但是 如果拍攝完的影片不能處理,那對於使用 Adobe Premiere 剪輯的人來說,真的是非常頭痛。
5D Mark III 在拍攝影片的部份,開發了兩種不同壓縮比的影片格式,分別為每分鐘 685 MB 的高流量 ALL-I 模式,和每分鐘 235 MB 的高壓縮 IPB 模式。相較於前代 5D Mark II 的每分鐘約 360 MB 的大小來說,有蠻大的差別,端看用戶想要的是更好的畫質,還是更多的錄影時間。經我個人的比較,其實兩個格式幾乎是辨別不太出來差異的。就個人需要作為選擇依據,我會比較傾向 IPB 模式,以提供更多的錄影時間。
偏偏匯入到 Adobe Premiere CS5.5,IPB 模式的影片剪輯居然會 lag,可是 ALL-I 模式卻不會。但 5D Mark II 的影片是 OK 的,所以好險不是我電腦出了什麼問題。只是用 ALL-I 模式的影片真的是巨大了些,1 張 16G 的記憶卡只能錄製 23 分鐘不到的內容。這樣對於需要較常錄影時間的工作者而言,是有點懊惱的。
針對這點,又成就了我暫時不想用 5D Mark III 作為工作使用的因素,先是 Adobe Lightroom 還不支援 5D Mark III 的 Raw 檔,再來就是影片沒辦法讓 Adobe Premiere CS5.5 順利剪輯。不過,好在 the editman 提出了他測試的 對應方案。
這方法說來也是好笑,就是一般我們用 DSLR 拍完的影片檔案是以副檔名 .mov 存在,但現在只要把檔案副檔名更換成 .mpg 就大功告成了。Adobe Premiere 又可以和 Canon 5D Mark III 一起擁抱了。lol
如果你覺得要批次更改副檔名很麻煩,我在這邊和大家分享一個好用的軟體「FileMenu Tools」。他有繁體中文介面,而且還有超多神奇的功能,還不用付費。不過我好久沒用了,還真沒想到居然是為了要解決 5D Mark III 的問題時派上用場。
最後呢,當然還是希望 Canon 能透過韌體更新很快地解決 5D Mark III 在機身上的相容性或其他的問題。另外也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the editman 用 5D Mark III 拍攝的工作幕後花絮。( IPB 高壓縮格式 + Adobe Premiere CS5.5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內容,歡迎關注『布蘭特大叔』
部落格:http://bit.ly/UB-WebSite
FB 專頁:http://bit.ly/UB-FB
YouTube 頻道:http://bit.ly/UB-YouTube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