龐畢度中心(Centre Pompidou)座落於法國,1977 年開幕後並成為全球現代美術館的翹楚。只因收藏了太多近代名家的經典而聞名,館藏擁有六萬件油畫、雕塑、錄像、裝置作品,有點像是美術館的故宮。在藝術界足以和龐畢度平起平坐的,是紐約的 現代藝術美術館(MoMA)。
每年都能吸引 500 至 600 萬人次的遊客前往朝聖,是繼艾菲爾鐵塔、羅浮宮之後,巴黎第三大觀光景點。不過由於美術館的前衛外觀,第一次看到可能還以為是......。(你知道的)
老實說,台北人真的蠻幸福的,產地直銷法國空運來台,即使不出國也能享受頂級的藝術展覽。而且我們可又佔了不少便宜呢!
(1)限量加碼
這次是北美館第三次和龐畢度中心合作。除了首爾展出的七十件作品,龐畢度中心另還為台北「加碼」,特別再挑選十三件收藏品,從巴黎直接運抵台北。其中包括海外華人藝術家趙無極一九四九年的《黃色風景》,以及馬諦斯一九四六年的《大洋洲,天空》系列等珍稀之作。
(2)珍稀名作
八十三件作品總保險金額將近新台幣一百五十億,而光是米羅的《藍色二號》保險金額就高達兩千五百萬歐元(新台幣約十一億)。
(3)龐畢度縮影
八十三件作品中,油畫有七十件,其餘還有裝置、攝影和動態影像作品。可以說是相當豐富! ^^
一進到展場就看到這很有意思的作品,法國古典主義大師尼可拉斯‧普桑(Nicolas Poussin)的《阿卡迪亞牧羊人》 一畫,利用透射的方式壓印在流蘇上。當下沒有注意到太多,後來看網路資料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層次組合,另一部份就是後面的羊群。
貼心建議:
如果你和我一樣沒什麼美學常識,你可以選擇團體導覽、語音導覽。不然,至少進去前先把入口處,展覽介紹書翻翻。
札維耶‧拉拉尼(François-Xavier Lalanne)的作品,《綿羊群》(Troupeau de moutons)。我和朋友才剛一起吃完喜酒,整個就是很想在上面癱一下。
這次展出名稱叫作「世 外桃源」,是以古羅馬詩人所描述的田園牧歌般恬靜生活為主題,帶有古羅馬文學中的詩歌啟發,也呼應了 普桑 筆下「阿卡迪亞牧人」對於生之喜悅與死亡的詮釋,更延伸出十個子題,進一步闡釋畫面中豐饒而合諧的感受、狂歡式的感官刺激,以及對於世事無常、浮華虛幻的辯證與思考。
吉賽帕‧帕諾內(Giuseppe Penone)的作品,《呼吸陰影》(Respirare l'ombra)。這是一個非常有環保概念的裝置藝術,★★★★★。
畫作《草地上的午餐》在 1863 年完成後,因為畫中大膽前衛地安插裸體貴婦,前後被拿破侖三世、皇后和衛道者們都認為是「低俗」、「不道德」。不過,畫家 馬奈(Edouard Manet )卻因為這幅畫,被印象派畫家們歸奉為精神領袖。然而這幅畫的騷動還不只如此,這股衝擊也讓大師們 莫內(Claude Mane)、畢卡索(Pablo Picasso)。
Anyway,這些畫作都必須回歸到當時的時尚,戶外野餐。這個 網路資料 解釋的很好,可以參考一下。或許...... 當時戶外野餐就和現在騎腳踏車一樣夯吧? ^^"
這次展覽,看不到 馬奈 的真跡,但是卻有兩幅和大師致敬的佳作。第一幅是 弗拉基米爾‧E‧杜柏薩斯基 (Vladimir E. Dubossarsky)和 亞歷山大‧A‧維諾葛拉多夫(Alexander A. Vinogradov)共同創作的《草地上的野餐》,開了很多大師們的玩笑。
眼尖的人會發現,有大師 梵谷、莫內、高更、雷諾瓦 等人。不過我和我朋友是出來展覽後,再翻書才慢慢恢復高中藝術史的印象。畫作中有不少美女還蠻想順便認識一下的,不過書中沒有附註,我朋友說應該是當時的林志玲、隋棠吧!(我還真佩服他的聯想力......)
阿蘭.雅蓋(Alain Jacquet)的《草地上的午餐》用網點、模糊帶走了些「爭議」,也許這幅畫在 馬奈 的年代就不會被大肆討論了。整體非常現代、時尚、詼諧,也是我在展覽中很喜歡的作品之一。
展覽中也不乏許多讓人佇足驚嘆的現代攝影,這是 安德瑞亞‧吉爾斯基(Andreas Gursky)的《99 分》(99 Cent),要近一點看才會發現其中的樂趣。
葛蘭布朗(Glenn Brown)的《結構與道德》(Architecture and Morality),很 Funny 的作品!
皮耶‧波納爾(Pierre Bonnard)的作品《含羞草畫室》(L'atelier au minosa)
這是 畢卡索(Pablo Picasso)在本次展覽出現的作品,《躺著的女人》(Femme couchée)。可以參考一下這裡的 解釋。
本次展覽最高單價作品,瓊‧米羅(Joan Miró)的《藍色二號》(Bleu II)。整體很舒服自然,似乎正代表著 米羅 想表達的宇宙意念也是如此簡潔。我也是逛完展覽後才知道這幅畫的「價值」,不過現場倒是沒有很多人停留,可能大家也都不知情吧?(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內容,歡迎關注『布蘭特大叔』
部落格:http://bit.ly/UB-WebSite
FB 專頁:http://bit.ly/UB-FB
YouTube 頻道:http://bit.ly/UB-YouTube